這段時間關于美國方面的消息,除了貿易戰談判,我們最關注的大概就是彈劾特朗普這件事了。
當地時間3日,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表決通過了彈劾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調查報告。報告稱,美國總統特朗普濫用職權,將“自身的政治利益置于美國國家利益之上”,危害國家安全。該報告同時強烈暗示特朗普存在妨礙司法公正的不當行為。根據相關程序,表決通過后該報告正式移交至眾議院司法委員會。
中美貿易談判走到了重要節點,雖然由于香港問題,我們和美國起了一點小摩擦,但是總體大局形勢是不變的。可是現在特朗普橫遭彈劾,如果失去了這個拍板人,談判進度勢必會受到來自美國方面的沖擊,而這個結果是我們都不愿意看到的。
近日,中化六建承建的萬華年產20萬噸/年聚碳酸酯項目(二期)順利中交。
據了解,萬華化學聚碳酸酯相關業務計劃總投入近百億,聚碳酸酯總產能規劃40萬噸/年,以及上游酚酮-雙酚A產業鏈配套。
這幾年,在各種因素的推動下,規劃、新建或擴建的聚碳酸酯項目在中國密集上馬,未來幾年將是中國聚碳酸酯產能的集中釋放期。
據統計數據顯示,中國目前有將近20個擬在建聚碳酸酯項目,合計總產能超過460萬噸/年;保守預計到2023年中國將有241萬噸/年的聚碳酸酯產能釋放,屆時中國聚碳酸酯總產能將近360萬噸/年。
中國聚碳酸酯供需市場將發生較大變化。中國目前進口100多萬噸聚碳酸酯產品并不是可以簡單替代的。樂觀預計,無法替代的高端產品進口量或高達50萬噸左右,意味著屆時中國聚碳酸酯產業事實上是產能過剩的。
還有一個月就走到了2020年,這也將是“十三五”的收官之年。目前,石化化工行業“十四五”規劃研究報告已經完成!
研究報告總結了行業“十三五”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突出問題,提出“十四五”發展戰略和總體思路:
1.“十四五”期間,我國石化化工行業將繼續貫徹“創新、協調、綠色、開放、共享”的發展理念,逐步解決行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。
2.以去產能、補短板為核心,以調結構、促升級為主線,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推動行業發展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。
3.按照“優化整合傳統化工、強化提升石油化工、升級推進新型煤化工、發展完善化工新材料”的發展思路,通過去產能、補短板,推進企業優勝劣汰;通過優化原料結構,降低生產成本,提高國際競爭力。
4.通過調整產品結構,提高化工產品的高端化和綠色化比率,滿足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和環境保護日益嚴格的需要;通過優化產業布局,促進行業貼近資源、靠近市場,向一體化、集群化、基地化模式發展。
“十三五”收尾,下一個五年計劃即將開始,行業去產能,調結構作為重點任務繼續推行,優勝劣汰機制依舊強勢發揮作用。馬太效應不可避免,我們能做的就是盡量不讓自己成為弱小的那一個。